当前位置:首页
>业务工作>动能转换
“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最佳实践展示(一)

发布日期:2022-05-13 18:10
浏览次数:
分享


市新旧动能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瞄准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出台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主攻方向,强化产业园区建设,跟进配套措施,推动集群供应链、质量标准、技术研发等协同发展,产业整体强度和韧性加快提升,向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加速迈进。目前,全市5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总规模达1600亿元,成为全市产业提质转型、动能加速转换的“主引擎”和“稳定器”。

为培优育强“十强”产业,加强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市新旧动能办推出《“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最佳实践展示》系列推文,不定期发布集群典型经验做法,以供交流借鉴。


***************************************************************

风光储能协同发展 

新能源产业集群驶入快速通道


坚持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双轮”驱动,壮大新能源产业储能装备、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装备、绿色能源装备“四大产业链条”,持续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目前,集群已在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集热装备、储能电池等领域创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形成以微山、邹城、曲阜、汶上、金乡、兖州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2019年,我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图片



一、握指成拳,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市县两级均成立新能源产业专班,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跟到底”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截至2021年底,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共65家,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23%。


二、纾难解困,夯实产业保障体系


实施新能源企业攀登工程,推动圣阳电源、中晶电子获得重点节能减煤改造工程激励资金560万元,汶上新风光电子获得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攻关项目资金400万元,协助华春新能源申请研发补助资金45万元,为企业招引高层次人才82人。

图片



三、项目为王,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加快建设微山县储能调峰电站,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持海螺水泥建设9MW生物质发电、三期3.2MW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储能电站等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利用项目,打造全国水泥行业首个“零购电”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园区。


四、拓展空间,促进产业多元发展


实施“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综合治理工程,推进采煤塌陷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实施嘉祥、鱼台、梁山、兖州、邹城5个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助推生产生活绿色化。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330.2万千瓦、同比增长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