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业务工作>社会发展
我市深化产教融合在全省走在前

发布日期:2022-04-25 18:14
浏览次数:
分享

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着力解决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相关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特别是今年以来,在试点城市创建、试点企业评选、资金项目支持等方面均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获评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认真组织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申报,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从政策储备、资源配置、工作机制等方面超前谋划布局,提出一系列先行先试的目标任务,研究具体工作措施,形成《济宁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得到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高度评价。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入库名单的通知》(鲁发改社会〔2022284号),确定我市为山东省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全省5个)

图1 《关于印发山东省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入库名单的通知》


二、加快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我委会同市有关部门,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通知要求,积极指导我市符合基本条件的企业,进一步完善试点建设方案后,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先后两批公布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入库名单,我市已入库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均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一批企业名单中,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煤工矿物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第1位;第二批企业名单中,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第3位。两批次全省累计310家(含省属企业24家,不含青岛市),前三名依次为济南49家、济宁33家、潍坊32家。

图2 济宁市两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入库培育名单


三、资金项目争取额度全省首位

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我委努力克服项目数量少、要求高且安排方向侧重省属高校等种种困难,切实发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对我市现有产教融合项目精心谋划,多次赴京进省汇报沟通,并得到高度认可。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发下达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鲁发改投资〔2022265号),下达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德智能制造(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8000万元,为我市教育专项有史以来单笔争取资金最大的项目。此外,2021年,兖州区新型农民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获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2000万元。两个项目所获资金支持均为专项上限,我市“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争取额度稳居全省各市第1位。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德智能制造(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下一步,我委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积极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即是决战的姿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