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业务工作>经济合作
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洽会)基本情况

发布日期:2011-12-02 10:25
浏览次数:
分享

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洽会)创办于1997年,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健全东中西部合作互动机制、加强企业交流沟通、以投资洽谈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品牌展会。“西洽会”是个成熟的展会,已成功举办十届。该展会规模大、层次高,参展商品多,参与人数广,是西部最具重要的大型展会。在海内外享有广泛的知名度,是参展商和投资贸易商十分看重的展会。西洽会是促进东中西部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经贸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西洽会由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国家部委,27

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办;商务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为支持单位。西洽会拥有一大批国内外能源、节能环保、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卫生等领域的大型龙头企业客户,汇集了大量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市政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环卫工程等重点项目,造就和形成了巨大的能源、节能环保潜在市场。通过重点项目和大型龙头企业的形象展示,产业延伸,设备、技术的采购要约,专业设备、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演示推广、展销,形成内容丰富,互动活跃的展会氛围,为众多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通过高水平、专业化的展会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一流的宣传、推广的平台

编辑本段基本宗旨

  西洽会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更加注重投资洽谈的实效,投资促进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参会的中外客商广泛收集信息、积极把握商机、寻找合作伙伴。大会主题为“互动开放,持续发展”。以东中西部合作为宗旨,以投资和贸易为主要内容,以投资洽谈为重点,积极推进省际资本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投资合作领域,提高投资洽谈实效。

编辑本段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共36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国际

  

  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是东中西部各省区市在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践中,共同创造培育的全国性经贸盛会。1997年创办这个展会,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针对东中西部省际间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经陕西省政府倡议,由原国务院特区办和江苏、上海、天津、陕西4省(市)政府共同发起创办了西洽会。

  第一届西洽会于1997年4月初举办,1998、1999年分别举办了第二、三届西洽会,展会以商品贸易为主,展位1000个左右,参展参会客商最高达2万人,境外客商达500多名,这是西洽会的初创阶段。1999年6月,党中央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号召,极大地激发了东中部省份和国家各有关部委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积极性,各省区市纷纷加入了西洽会主办单位的行列,从2000年第四届西洽会开始,逐步形成了西洽会一届比一届规模大,一届比一届人气旺,一届比一届效果好的发展趋势。到2006年的第十届西洽会,主办省区市政府增加到26个,展位增加到2000个,参展参会客商接近10万人。这一时期,展会的重点实现了由商品贸易为主向项目投资洽谈为主的转变,同时又创办了一个西洽会的会中会??中国西部国际经济合作洽谈会,每年有2000多名境外客商参展参会。这是西洽会的发展成长阶段。2006年开始,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西洽会步入了一个创新提高的新阶段。2007年的第十一届西洽会,启用了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新展馆,展位规模达到2600个,有30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客商超过10万人,境外客商首次突破4000人,展期观众流量40多万人次,特别是省际资本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会上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总投资额1718.60亿元,项目协议总投资额659.22亿元,被媒体誉为中国区域经济互动第一平台。

  11年来,西洽会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在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发展壮大,在坚持以东中西部合作为主要特色中,越办规模越大,越办越有实效,已经成为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展会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西洽会举办以来,有力地促进了东中部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等社会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进一步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西洽会这个平台,进一步走向了东中部地区和国际市场,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也通过西洽会,拓展了发展空间,实现了双赢多赢的目标。11年来,各参展参会省区市代表团累计签订国内横向联合、利用外资、商品贸易合同总额超过1万亿元,此外还签订了一大批合作协议、意向。西洽会签约项目落实情况越来越好,有一大批合作项目已建成达效,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说,西洽会的发展历程,是各兄弟省区市共同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历程,是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共同发展的历程。

编辑本段品牌影响

  1997年4月,历史上第一届西洽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此后的10年来,伴随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各主办、支持、协办、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西洽会从最初的几个省区市主办发展到中国27个省区市联合主办,从以商品贸易为主转变到以投资洽谈为主,从一般性的省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平台成长为东中西部合作互动长效机制的载体,成为西安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中国西部国际会展中心助推器。西洽会在国内同类展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吸引力,每届西洽会设置展位均超过2000个,有30个省区市政府代表团、1万多家企业单位、10万以上海内外客商参展参会,展期观众流量超过35万人次。

  与此同时,西洽会的项目成交量也在逐届增长,1997年的第一届共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305个,总投资额36.4亿元,项目协议306个,总投资额40.04亿元;1998年的第二届西洽会,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130个,总投资20.48亿美元,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433个,总投资额78.56亿元,签订产权交易合同310个,资产交易总额7953亿元,内贸合同成交总额102.8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32亿美元……今年举办的第十一届西洽会,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已经发展成由国家西部开发办、中国贸促会等5家部委联合举办的格局。此次展会共有31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2900多家企业,1万余种商品参展,参会客商逾10万人,外商超过4000人,参观人流量达到40万人次。

编辑本段社会评论

  “西洽会”是个成熟的展会,已成功举办十届。该展会规模大、层次高,参展商品多,参与人数广,是西部最具重要的大型展会。在海内外享有广泛的知名度,是参展商和投资贸易商十分看重的展会。

  “西洽会”期间,通过召开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工作会议,举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论坛、创业投资与西部发展论坛、跨国投资合作论坛等研讨交流活动,探索拓宽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省区市互动的新领域、新途径。东中西部各省份围绕产业项目、人才交流、经贸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巩固了东中西部地区协调互动机制。

  截至今年,西洽会已经举办了14届,是一个遍地商机的交流平台,西洽会既是一个东西部省份经贸交流的平台,也是国内吸收利用外资的重要平台,每年都会有一批世界500强的企业来参会,今年为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外向度比较低的问题,西洽会首次设立了国际贸易馆,设有500多展位,记者采访了很多来自外国的企业代表,他们都说中国西部的经济前景他们都非常看好。除了这些大公司和大企业参会之外其他会场也有很多怀揣着自己自主创业梦想的个人来寻找商机,比如西安市有一个退休老师肖老师,他曾经是一个中学物理老师,对太阳能非常感兴趣,他设计了太阳能养鱼池、太阳能烘干机这些设备和仪器,他非常想在西洽会上找一个投资人把这些项目做成实物,服务于社会。

签约

  4月7日上午,在2011·中国西安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5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657.80亿元,外商(地)投资609.69亿元。

  在这56个项目中,合同项目55个,总投资635.30亿元;协议项目1个,总投资22.5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23.22亿美元,利用外资17.85亿美元;国内联合项目34个,总投资506.90亿元人民币。

  本次集中签约项目中,外商投资项目较多,占到了项目总数38.7%,这一比例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此外,签约项目普遍投资额较大,平均单个项目投资达11.55亿元。签约项目中,产业类项目占到总数的41%,开发新区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本次签约项目中,开发新区的项目占到总数的64%,投资额占到总数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