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鱼台县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目标要求,坚持高位推动、超前谋划,紧抓政策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力做好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工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富饶鱼台。截至目前,鱼台县合计争取国家级、省级政策项目64个,争取省级以上资金21亿元。
一、做实分析研判,下好“先手棋”。鱼台县委、县政府强化政策研究,确保研究政策、争取政策、用好政策工作落实抓牢,全力以赴抓谋划、抓争取、抓推进。一是加强政策学习解读。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结合鱼台实际调整发展思路、谋划重大项目。同时,针对上级在项目、资金、信贷、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由县发改局及时研究、进行解读,结合全县发展重心和短板领域,就项目包装和侧重领域,对行业部门进行“点对点”指导,确保项目既有数量、又有质量。二是找准对上争取方向。书记、县长亲自点题,组织召开高规格、高质量的对上争取推进会和项目谋划培训会,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重点投向,聚焦“十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精心策划、包装、储备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社会效益好、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和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同时,就加强项目储备、资金争取、要素保障等提出明确要求,严格实行周报制,有力推进项目申报进度。通过培训,不断增强包装项目、申报项目的专业技术能力,强化形势与问题分析,切实提高全县部门对上争取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编撰政策文件汇编。系统整理各种资金申报争取政策文件以及符合自身发展目标和上级重点投向的关联项目,编发涉及能源储备基地建设、复兴港码头建设等政策研究专报9期,印发《现行政策性金融工具投向及支持领域政策汇编》《惠企政策解读汇编》共5期,《对上争取工作简报》共7期,形成政策研究事项清单120条,汇总上报重大项目20个。
二、聚焦项目服务,下好“关键棋”。鱼台县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对上争取目标,谋划包装项目,让更多更好的政策、资金和项目落户鱼台。一是夯实事项储备。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向,实时为部门单位推送最新政策信息,指导相关单位开展谋划储备和组织申报。根据市对上争取专班推送的事项清单,全县共梳理事项清单717项,位居全市第2位。二是狠抓项目申报。精准对接上级政策投向,“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谋划入库140个,总投资898.2亿元;新增专项债项目入库94个,总投资352.96亿元,专项债券资金需求165.43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签约4个,基金额度3.42亿元,可配套融资27.36亿元;累计上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47个,总投资143.89亿元,融资需求71.5亿元,目前已通过国家审核30个;贴息贷款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7个,总投资12.75亿元,审批贷款额度5.4亿元;筛选盘活国有资产项目22个,涉及资产62.98亿元。三是强化跟踪服务。创新建立上级项目资金下达绿色通道和重点项目资金直达管理的工作机制,确保及时下达至主管部门,督促部门加快项目实施和支付,倒逼项目快实施,带动资金早支出,形成项目好绩效和对上争取的良性循环。
三、聚焦机制优化,下好“定盘棋”。从体制机制优化入手,奋楫“三争”,始终保持抓推进、抓落实、抓成效的高标高效状态。一是提升专班运行效能。为推动对上争取工作取得实效,各部门、镇街均明确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建立工作群直接沟通。由县级领导牵头,成立政策研究专班、融资推进专班和对上争取专班,配备10名全职人员集中办公。在广泛搜集政策的基础上,拟定思路建议,推送分派任务,包装策划项目,纳入督导调度,兑现考核奖惩,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由务虚到务实、由行动到成效的全链条闭环机制。二是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充分发挥专班牵头抓总职能,对事项清单、项目谋划、组织申报、对上衔接进行全流程调度、全周期管理,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排名,对进展缓慢、消极懈怠的单位予以上“锤炼榜”,对于工作积极主动上报成效多的单位予以上“奋斗榜”。每月印发对上争取政策事项清单和争取无偿资金、“三争”工作成效、争取重点政策等3本台账,常态化跟踪调度。三是完善责任考核体系。改变唯“结果论”的原有考核模式,将单位跑省进京次数、取得亮点成效等日常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今年6月份,在全县综合考核中拿出100分专门用于对上争取工作,对各部门、镇街均设定了任务目标,对政策申报项目策划、对接协调活动开展、资料信息报送、“三争”工作实效及成功率等方面进行赋分,实行半年一考核、半年一亮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倒逼干部担当作为。